在古代,痛风是皇帝和达官显贵才会得的病。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大鱼大肉成为了百姓生活的常态,痛风的发病率也随之攀升。患了痛风之后,患者通常会有关节疼痛的症状出现,很多人在治疗痛风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,如果没有及时纠正,容易造成痛风反复发作,加重病情。
那么,在治疗痛风的过程中,有哪些误区需要风友们避开呢?
误区1:多补充营养,痛风好得快
对于痛风患者来说,应该少吃高嘌呤的食物,因为高嘌呤食物摄入后会生成较多的尿酸,容易造成尿酸盐结晶堆积在关节,导致痛风症状加重。很多患者误以为关节疼痛应该多补充钙质,因此经常饮用各种浓汤或者骨头汤,殊不知这些骨头汤属于高嘌呤食物,容易导致痛风反复发作。
误区2:治疗期间,想吃什么就吃什么
很多痛风患者认为在治疗时,尿酸会降低, 因此在治疗期间不需要忌口了,这 种想法是错误的。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,在治疗期间也需要限制嘌呤物质的摄入量,以免影响治疗效果。
误区3:多运动可以帮助代谢尿酸
痛风常见的症状就是关节部位红肿疼痛,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。很多人认为尿酸高,通过运动可以帮助代谢出体外,其实这是一个误区。患者可以简单活动一下关节,但是不可勉强自己运动。尤其在痛风的急性发作期,需要卧床休息,尽量不要动,如果勉强运动反而会成为影响痛风治疗的因素。
误区4:治疗好转后,就可以不管了
尿酸盐结晶的堆积会引起痛风,因此风友们进行积极的溶结晶、修复肝脾肾的治疗很重要。但是一些患者治疗后发现痛风症状好转了,就开始大吃大喝不忌口了,甚至停止了治疗,不管不顾。这样十分容易导致痛风的复发,因此,在治疗期间需要谨遵医嘱,病情好转后也要“吃喝有度”。
误区5:盲目用手术切除痛风石
痛风石是尿酸结晶长期沉积形成的,已经对周围的骨关节造成了侵蚀,一旦手术取出石头,会损伤周围的骨关节,导致痛风患者无法正常行走而致残。而且手术取石只能取出部分痛风石,不能消除体内残余的痛风石和其他关节腔内小的尿酸盐结晶,痛风石还会再次形成。
抗风竤溶晶排酸免疫疗法属于主动溶解痛风石的范畴,避免了手术对身体和关节的损伤。它可以由内向外的让尿酸盐结晶在体内自行溶解排出,使痛风石软化缩小,调节肝脾肾的代谢、降尿酸。